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购买标准版?因为标准版比基础版主要多了11大功能和2项服务。功能更全面,更智能,操作更便捷。而且在之前下放专业版的辅助面管理功能后,最近公司正式决定将多轴相关的功能也下放到标准版
,更加超值了,小伙伴都乐弯了腰。
之前购买了基础版(原来叫个人版)的用户也不用担心,公司推出补差价升级标准版的服务,无需更换加密狗,在线就可以升级,只需补与标准版的差价800(2299-1499=800)即可远程升级加密狗为标准版哦,不用快递不影响工作,快速升级哦。赶紧联系机明工作人员吧。
那么,标准版比基础版具体多了哪些功能和服务呢?请看以下详解

策略模板是保存每个刀路默认参数的模板,基础版只有铜公、石墨、模料3种策略模板。标准版可以支持无限个策略模板,可以按照需求设置多种不同默认参数的策略模板,来减少我们修改参数的操作,相当于基础版提供了铜公、石墨、模料三大模块,而标准版还可以针对每个模块细分出更多种类。比如,同样是做模料工件,如果是编大型模具时,开大粗时余量需要设置3-5mm,冷料后再次开粗时余量和公差可以设小一点,需要的刀路参数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基础版只能加载策略后修改适合的余量、公差等参数,标准版只需切换好对应的策略模板,加载出来的策略默认参数几乎可以不用修改,大大提高编程效率。很多场景都需要默认不一样的刀路策略参数,都需要用到这个功能:
比如:
不同材质时,所使用的加工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开粗铝料会使用旋风铣参数。不同的工件类型,比如模架需要用到很多钻孔和插角之类的策略。可以只放用得上的策略仅供选择,而多余的策略就可以不显示在界面上。 电极也一样用得上这个功能,比如按精度要求区分不同的电极策略模板。
所以这是一个普遍能减少参数修改的功能。
2.特征化叠加式模板(标准版的模板是可以进行叠加)
我们知道加载模板是一个很高效的编程方式。但复杂的工件很难遇到完全适合的整体的刀路模板,加载后可能需要修改的参数比较多,如果我们将整体的刀路模板拆分开来,做成开粗、中光、光刀,按特征区、按边界等,多个小刀路模板。我们再通过多个小刀路模板叠加,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刀路参数,这样比我们一个个刀路增加也是要快很多。模板的实用性也将大幅提高。标准版就有这样叠加模板的功能,基础版只能加载刀路模板,不能进行多个模板叠加。
如果你觉得通过右键菜单,或者切换到刀路模板界面,去选择刀路模板还不够方便,那么标准版的这个快捷模板一定是你想要的。快捷模板可以让我们更方便的操作加载或插入刀路模板。我们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在刀路参数界面上显示刀路模板,也可以双击现有的刀路显示,还可以通过点击刀具旁的小圆圈显示快捷模板,这样我们的模板就可以一目了然了!需要哪个选哪个,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他进行模板的叠加。右键是加载模板,左键是叠加模板,这是不是就方便了很多呢。
做电极我们在增加刀路文件夹后通常还需要根据当前工件去修改一些参数。比如开粗文件夹,电极有的是无基准台,有的有凹槽,有的基准异型的,基础版只有增加开粗文件夹后修改对应的参数得到想要的,或者精光程序,总是会有不同的策略和边界的组合,比如等高对应的边界我们想要勾选陡峭面和垂直面。平行要浅滩面等等。而标准版可以保存好常用的设置在的电极右键策略菜单上,直接选择我们需要的即可。减少很多操作。
基础版在修改刀路参数后需要将要重算的刀路在刀路编辑器或PM中先删除掉,而标准版就有自动检测参数有无修改的功能,不需要先删除旧刀路即可自动重新计算修改过参数的刀路,智能性更强。
现在多轴的机床越来越普遍了,多轴编程是一个趋势,很多用户提出想让专业版的多轴功能下放到标准版,机明公司宠粉满足用户的这个需求。而且下放的不仅仅是多轴的刀路策略的支持,连同工具箱内的建3+2坐标系的工具,一键机床仿真功能并且自带部分机床文件,还有选择坐标系产生NC等,多轴常用的工具一并下放哦,所以标准版就更加超值了。
有不少用户是做模架或偶尔也要编编模架刀路的,所有我们专门开发了插尖角,插圆角,插避空角刀路策略,可以快速生成适合模架编程工艺的刀路。
这些功能也是标准版就可以使用了。
越来越多的公司要求要做试刀刀路,来解决接刀不顺,或者用于加工后的精度检查。为此我们新增了此功能,标准版就可以快速生成试刀刀路了。
9.参数螺旋、线框轮廓、线框Swarf和7种特征加工策略
标准版还有更全面的策略,这些策略不是常用的,但是有时要用的时候就很方便了,有备无患嘛。
精加工策略也可以参考残留模型产生刀路了。比如开完粗想要用平行刀路中光一下,但由于还有很多区域没有用小刀开到位,容易出现踩刀的问题。可以使用此功能,让平行精加工策略参考残留模型,在开粗没到位的地方按设置的切削量在残留模型表面轻轻铣过去,避免踩刀,非常实用。
我们在编程时,经常需要通过辅助面来提升刀路的质量和效率,在传统的编程中,我们有两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1、通过导入辅助面,计算后删除掉曲面来实现的。
2、通过设置部件余量来实现的。
传统的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弊端呢:
1、它的操作比较繁琐
2、不便于批量的计算和检查。
3、修改刀路后,我们修改刀路重新计算时,又需要重新设置。
比如我们通过第一种方式导入曲面计算后删掉,我们做完这条刀路后将曲面删除掉了,新做一条刀路,又要从新导入曲面,或者我们刀路需要重新计算,曲面已经删除了,我们又需要重新导入,来来回回的操作,非常的麻烦,而且非常影响做事的效率。
如果我们使用第二种方式通过设置部件余量来实现的话,有些曲面加工会出现不到位或是效果不佳等问题,而且每条刀路都去设置部件余量,也非常的麻烦。所以针对这些编程的痛点,我们机明软件开发了包含UG与PM的无缝对接工具,和便捷的辅助面设置方式,以及相关连的碰撞检查和程序单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通过辅助面功能,你可以实现:
1、对辅助面涉及从导入导出到刀路参数设置、碰撞检查、程序单等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辅助面通过UG无缝对接一键导到PM。
3、工件模型和辅助面模型快速转换。
4、中途增加辅助面不影响前面已计算的刀路。
5、碰撞检查和程式单自动对辅助面进行必要的处理。
6、可将PM中的模型无缝对接到UG来产生辅助面的。
我们的程序单支持自定义配置,用户看我们的教学视频后,就可以学会自己配置想要的程序单。但如果有需要机明工程师也可以帮忙配置一份。
常见的机床我们都自带有后处理,如果有特殊的需求,我们机明工程师可以帮定制一份3轴的后处理。